2017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规〔2017〕1798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红黑名单管理与应用制度,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随后,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如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海关失信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涉金融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等陆续向社会发布。“黑名单”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失信惩戒的效果不断显现,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实施失信惩戒的同时,失信主体也同样会有要求建立自我纠错、主动改过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的需求。一朝失信、一生受限,不是失信联合惩戒的本意,因为失信成本并不与失信惩戒的威慑力永远成正比。2019年下半年,南京崟投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积极配合高淳区信用办落实“黑名单”的信用修复工作,公司组织专业团队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并对其辖区内的重点在业“黑名单”企业进行信用核查,出具“黑名单”企业信用核查报告并建立动态信用档案,实施关注“黑名单”企业信用状况。通过信用核查报告,一是引导“黑名单”企业签订信用修复型承诺书;二是邀请“黑名单”企业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班;三是积极引导“黑名单”企业经整改后退出的黑名单。通过以上举措,辖区内的重点在业“黑名单”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优化了营商环境,有益于保证失信惩戒法治化,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我司积极参与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是一项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尝试和探索,目的是充分发挥社会化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重点行业信用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迅速实现对市场信用记录的全覆盖。我司争取在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